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静思语

(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)

 
 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朱胜阳(颜颜爸爸),小学语文教师,儿童阅读推广人,《中国教师报》“非常教师”,《小学语文教师》“月度人物”,《教师博览》签约作者,绍兴市书香讲师团成员,绍兴市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成员。2009年创办“颜颜爸爸故事会”,走进公园给小朋友们讲绘本故事。2014年9月,在“荔枝FM”上创建“颜颜爸爸故事会”网络电台。

一路写来(三)  

2013-05-30 22:50:44|  分类: 教有所思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2005825,我终于在《语文报》发表了一首诗歌——《以书为伴》。虽说整首诗歌才104个字,但对我来说却意义非凡——它是我人生中发表的第一篇文章。记得拿到样报后,我不知反反复复看了几遍都不知道,还兴奋地读给妻子听,甚至还拿着样报,冒着酷暑,骑摩托车赶到我师范的一位同学家里,告诉他我也有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了。会有这样的举动,潜意识里可能是为了急于向别人证明自己也是会写文章的——因为这位师范同学知道我的底细,同时他是当时我们师范同学中文章发表得最多的一位。

从这篇文章开始,我连续在《语文报》上发表了五篇文章,也正是这最初的五篇文章,让我品尝到了文章发表的乐趣,不知不觉之中,树立了写作的自信。我这个不会写文章,也特别讨厌写文章的人会一直坚持写到今天,最初发表的这五篇文章功不可没。许多老师觉得自己不会写文章,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树立写作自信。

文章发表固然欣喜,但这些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,真的只有自己知道。那时写文章总在晚上,但十点之前基本上不写东西,因为心静不下来,所以只是发呆似的坐在电脑前。偶尔挤出一句话来,但马上又删掉了。一直要到十点之后,文章才像挤牙膏一样,一点一点地写出来。等到文章写好时,基本上都在后半夜了。但每次文章写好之后一读,不是兴奋激动,而是惊讶——这篇文章怎么藏在自己的心中呀?如果自己不去写,是不是就不会有这篇文章呢?有人把自己写的文章比作自己的孩子,这是有一定道理的。虽说当初写文章对我来说是如此不易,真有两句三年得,一吟双泪流之感,但也正是在写的过程中,我发现了写作对于教育的作用,它能让你主动去思考教育教学,然后再来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。用张万祥老师的话来说是:写作是总结,是反思,是提升,这必然会使教学更上一层楼。当然这个过程中,收获最大的,还是学生。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80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