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静思语

(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)

 
 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朱胜阳(颜颜爸爸),小学语文教师,儿童阅读推广人,《中国教师报》“非常教师”,《小学语文教师》“月度人物”,《教师博览》签约作者,绍兴市书香讲师团成员,绍兴市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成员。2009年创办“颜颜爸爸故事会”,走进公园给小朋友们讲绘本故事。2014年9月,在“荔枝FM”上创建“颜颜爸爸故事会”网络电台。

《秋思》教学预案  

2009-10-13 00:27:00|  分类: 吾爱吾课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绍兴县柯岩街道永红小学  朱胜阳

【设计理念】

【教学目标】

1、有感情地朗读古诗,并能把古诗背下来。

2、能根据注释和自己的生活积累,了解古诗大意;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。

3、初步感受作者人在异乡的孤寂感和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,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。

【教学过程】

一、聊思乡之诗,导入新课。

出示古诗《静夜思》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,自由读。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。

《静夜思》中的李白因看见了明月而引发了他的思乡之情,那么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又是因为什么而引发他的思乡之情呢?

知道为什么见明月、逢佳节,出门在外的游子就会思念起自已的家乡和家人呢?(因为那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。)对,见明月、逢佳节这叫触景,由此而不由自主地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家人来就叫生情,连起来就叫——触景生情,诗人再借景抒情。这是古代诗人写诗的常用手法。

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首古诗《秋思》(板书课题),看看这首诗诗人是触到了什么景,又产生了什么情呢?

请你自由读一读,把古诗读通顺,并把你意思不理解的词语划下来。

二、初读古诗,理解诗意。

1、自由读古诗。

2、交流意思不理解的词语,初步理解诗的大意。

3、梳理诗的内容。

诗讲到这里,不知道同学们对这首诗理解得怎样了?我想考考同学们,不知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我的考验?(出示题目)

时间:    地点:     人物:      事件:

(请你用诗中的字词来回答这些问题。)

4、了解了古诗的大意,现在我们再来看课前提出的一个问题:这首诗中,诗人是触到了什么景,又产生了什么情?

三、再读古诗,质疑深入。

知道了古诗在写什么,又知道了诗人在表达什么情,读起来就更有味道了。让我们一起把整首诗再来读一遍。

1、古诗学到这里,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不懂的问题了。

预设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:

1)、为什么是“见”秋风?为什么见秋风就会思念起自己的家人呢?

秋风能看见吗?——不能。是呀,秋风是无形的,来无影,去无踪。但真的不可见吗?——可见。怎么可见呢?你仿佛看到了:小草——枯萎,树叶——飘落,百花——凋谢……。所以说秋风又是可见的。所以诗人说(学生接读诗句)——洛阳城里见秋风。一个简简单单的“见”字背后,我们却看到了小草——枯萎,树叶——飘落,百花——凋谢,群雁南飞的景象。

如果说春风过后是桃红柳绿、鸟语花香,那么秋风过后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?——草木枯萎,百花凋零,一片孤寂萧杀的景象。看到这样的情景,可能我们普通人没有什么感觉,但作为羁留异乡的游子来说,却会倍感孤寂、倍感凄凉,这个时候,这些异客们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家人来。

我们班中有外地生吗?请站起来,问:你的老家在哪里?来绍兴已经几年了?老家还有哪些家人?有朋友吗?想念他们吗?特别想念他们的时候你怎么办?

你们真幸福,想念在远方的家人、朋友可以打电话,聊QQ,但古代的诗人呢?他们只能作家书,而且许多时候都是“犹自音书滞一乡”,连家书都发不出去。

让我们连起来把一、二两句诗读一遍。

2)、诗人为什么会“意万重”?

诗人“欲作家书意万重”的原因,或许我们这些来自外地的学生更能感受吧!你们来说说,为什么诗人会“意万重”?——是因为离乡太久,离家太久了呀!要知道诗人写这首诗时,他已经离家将近十年,独自在洛阳生活。我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,可又不知从何说起呀!诗人想对父亲说些什么,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,还想对自己的妻子儿女说些什么?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诗人此时的心情,此时想说的话语吧!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家人,写一写你离家这么多年,最想对他说的话吧!(音乐)

学生交流。

有一位歌手就专门写了一首歌《一封家书》给自己的家人,我们来听听,他在家书中想说些什么?(听歌曲)

你听出来了吗?歌手对自己的家人说了些什么?只有这些吗?还有很多很多话呀!思乡之意“万重”,哪里是这区区几张纸所道得尽、写得完的?所以诗人说——(读)复恐匆匆说不尽,行人临发又开封。

3)、诗人为什么要“又开封”?

为什么又开封,是因为“复恐匆匆说不尽”呀,唯恐我又漏了什么说,因为我想说的话实在是太多太多了。说到底,这简简单单的一个“开封”动作,包含的其实诗人那浓浓的思乡之情,切切的思乡之意呀!其实是对家人无穷无尽的思念呀!

让我们和着音乐,再来读一读这一首诗。

2、预设:如果学生不提问题,可以让学生再读古诗,再问学生:读着读着你体会到诗人的思乡之情了吗?——一、意万重;二、说不尽;三、又开封。

四、小结提升。

1、诗读到现在,我们越读越有味道了,是不是?好的诗就是如此。你觉得这首诗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?(请学生自由发言。)

2、难怪对于这首诗,古人会这么评价(出示句子):看似平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。

最后让我们再来品一品这首古诗。(读。)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1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