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静思语

(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)

 
 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朱胜阳(颜颜爸爸),小学语文教师,儿童阅读推广人,《中国教师报》“非常教师”,《小学语文教师》“月度人物”,《教师博览》签约作者,绍兴市书香讲师团成员,绍兴市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成员。2009年创办“颜颜爸爸故事会”,走进公园给小朋友们讲绘本故事。2014年9月,在“荔枝FM”上创建“颜颜爸爸故事会”网络电台。

县“领雁工程”培训日记(四)  

2009-01-10 22:56:32|  分类: 课堂拾零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写在前面的话:楼英伟副教授的这个讲座我们在写论文时都要用到,因为在写论文的格式规范上,我们有许多地方都是不知道的。所以我把他的讲座整理出来,挂在博客中,希望老师们在写论文时,这个笔记能带给你方便。

20081223    星期二    天气:晴

 

时间:830    地点: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科教楼202

培训内容:教学研究论文规范

授课教师:楼英伟

授课要点:

一、教学研究论文的规范与指导

1、论文题目的明确程度如何?还可怎样修改?

2、摘要、关键词的形式规范吗?所写摘要部分的内容需要怎样修改?

3、前言(或引言)与正文相比,在篇幅上对称吗?

4、在正文中,对各层子标题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吗?

5、论文有总结部分吗?

6、参考文献,在格式上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吗?

 

1、标题/题目/题名

题目的内容要求:

(1)要有研究价值(意义)

(2)要有新意(原创性、发展性、补充性、纠错性)

(3)具有可行性--忌太笼统;忌用夸大的字眼命题

(4)要确切--保持与正文内容的一致性

题目的形式要求

1)点明主题(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易懂的有用的专业信息)

2)不要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

3)可以有副标题--用以补充说明正标题的对象范围等。 (用法:正标题可以虚写,副标题要实写)

4)可应用一些限制研究性质、程度、方向的开头词或结尾词,如简论、概论、浅论,探新(微、索)、探、初探,分析、浅析、辨析,之我见、管见,反刍、刍议、再论,综论、综评,述评、评述,思考、反思,关于、研究、论

5)可应用一些限制研究范围方面的词:如模式、形式等

6)要简练,不要太长--一般不超过20

2、作者与单位的署名

1)姓名位置:居题目正下方;

2)单位名:或写在姓名下方;或写在文后(包括邮政编码,单位括在括号内)

3)人名的英文:姓在前,全大写;名在后。双名或复姓之间用半字连接号,名的第1个字母大写,余小写。

3、关键词、摘要

1)关键词:一般为3~5个词,每个之间用“;”隔开。

2)摘要:

1 150字左右;

2)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第1次出现时应全写;

3)不宜引用正文中的图、表、公式、参考文献和序号;

4)可归纳总结为一种格式: 为了什么,做了什么, 如何做的 ,结果如何,得出什么结论  ” 要字斟句酌,反复推敲,既要内容齐全,又要简明扼要、语义确切、逻辑清楚。

5)省去“本文…”,“我们…”“作者…”等主语, 常采用“ 调查了…,研究了…,分析了…,提出了… ,等词。

4、前言/引言

1)说明进行这项研究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;

2)前人或同辈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,存在什么问题;

3)本研究的目的;

4)采用什么方法;

4)计划解决什么问题,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。

一般供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,前言部分要力求简单扼要,直截了当,不要拖泥带水。

5、正文

用材料说明观点,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。容易出现的问题:

1、只限于表述自己的论点,而无科学的论证;只有观点,没有材料--没有说服力

2、罗列大量材料,平铺直叙,不得要领——看不出主要论点是什么

概念明确

层次清晰

观点明确,论据确凿,说服力强、可信性高

以实例为基础,以实例比较为善

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叙述

逻辑性强

必须掌握较充分的资料,并对资料进行分析、综合、整理,经过概念、判断、推理的逻辑组织,最后得出观点

文内标题:

1)层次不宜过多;

2)各级标题序号规范问题;

3)各级标题后不用标点号;

4)各层级标题,在同一层级的行文风格尽可能一致。

5)结论

这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,它是整篇报告/论文的归宿。须指出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,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。

有的研究报告可以不写结论,但应作简单总结;

有的报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议

有的报告不专门写结论性文字,而是把论点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个部分。

6、参考文献与注释

1)期刊文章

[序号] 主要责任者.文献题名[J] .刊名,年,卷(期):起止页码.

[1] 成升魁,沈镭.青藏高原人口、资源、环境与发展互动关系探讨[J] .自然资源学报,2000154):297304

2.专著、论文集、学位论文、报告

[序号] 主要责任者.文献题名[文献类型标识] .出版地:出版者,出版年.起止页码.

[1] 刘国,陈绍业,王风翥.图书馆目录[M] .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195715~18

[2] 辛希孟.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:A[C] .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451

作者:3名及以内,则取全部作者姓名,作者之间加“,”

超过4名,仅取前3名,后加“等”。第3人名字与“等”间不加逗号

3.论文集中的文献

[序号] 文献主要责任者.文献题名[A] .原文献主要责任者.原文献题名[C] .出版地:出版者,出版年.文献起止页码.

[1] 钟文发.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[A] .赵玮.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——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[C] .西安: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,1996.468471

4.报纸文章

[序号] 主要责任者.文献题名[N] .报纸名,出版日期(版次)

[1] 谢希德.创造学习的新思路[N] .人民日报,1998-12-2510).

5.电子文献

[序号] 主要责任者.电子文献题名[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].(电子文献的出处:)[引用日期].可获得地址, [公告日期].

1]莫少强. 数字式中文全文文献格式的设计与研究[EB /OL. 情报科学,199918(4):[2001-07-08.http://www.periodical.wan fangdata.com.cn/periodical/qbxb/qbxb99 /qbxb 9904/990407. htm.

[2] 王明亮.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[EB/OL]http://www.cajcd. edu. cn/pub/wml. txt/980810-2.html,1998-08-16/1998-10-04

注 释:

1、引文注释(材料出处注释)--同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

分:脚注(页末注)、尾注(文末注)、段后注、文内注(行内夹注)

通常,脚注是采用“页重起”,脚注、尾注均用实心圆,如①。

2、对引用材料或观点作说明性的注释

3、对术语、专用名词的解释性的注释

4、对文中的某个问题作补充说明的注释

5、论文如系某基金资助或某立项的课题的成果,在第1页底部注脚处予以标注(项目名称、项目号)

 

 

三、选题、资料收集与整理

(一)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?

1、选择自己熟悉、擅长的领域

2、选择自己关注的领域

3、选择价值性较高的领域

教学也是一种学术,教学具有学术性

探究的学术(发现新的知识)

整合的学术(通过课程的发展来综合知识)

应用的学术(应用知识:即发现一定的方法去把知识和当代的问题联系起来)

教学的学术(通过咨询或教学来传授知识的学问)

教学研究: 是一种特定的教育教学研究。教师的教学研究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的,与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,是对自己所进行的教育教学实践及其所依据的条件进行思考和探究。

从教育研究对象的范围上说,“教育存在”有三类:

教育活动性存在--教育活动研究

教育观念性存在--教育观念研究

教育研究反思性存在--教育研究之研究

(二)收集资料(事实资料与数据资料)

途径:

查阅文献

课堂观察(观察表、观察量表、课堂实录)

课后研讨与反思、成长档案袋

调 查(问卷调查、访谈、会议)

 

20081224    星期三    天气:晴

 

时间:1330    地点: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科教楼202

培训内容:文本解读:观念和方法

授课教师:沈大安

授课要点:

l        上好一节课有三个关键:

1.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

2.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

3.机动灵活的教学实施

文本解读是读者通过阅读从文学文本中获取和解释意义的过程。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模糊性,优秀的文本内涵含蓄而丰富,这就使得文学文本的意义具有不确定性。不同的时代、不同的读者阅读同一个文本,会读出不同的意义。

1、放松心态

慢慢走,欣赏啊﹗——朱光潜:《谈美》

让我们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、教学的任务,以一个普通读者的放松心态来欣赏作品,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。这是一种非功利的阅读,是一种以感性为主的阅读。这种阅读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前提和基础。

2、潜心会文

故说诗者,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意,以意逆志,是为得之。《孟子·万章上》

陶不求甚解,疏狂不可循。甚解岂难致,潜心会本文。

作者思有路,遵路识斯真。作者胸有境,入境始与亲。

一字未宜忽,语语悟其神。惟文通彼此,譬如梁与津。

—— 叶圣陶《语文教学二十韵》

3、知人论世

读其书,颂其诗,不知其人,可乎?是以知人论世也。——《孟子》

解读文本也不必一味靠自己冥思苦想,查阅必要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。作家生平介绍、写作时代背景、作家的其他作品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,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,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。

4、寻找缝隙

“文本细读”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英美“新批评”的口号。这个流派强调文本是一个独立的存在,要求读者寻找文本中的矛盾与缝隙,从而发现作品的意义。

他应当一边读,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,或者一边读,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。——茅 

5、多元解读

《红楼梦》是中国许多人都知道的,至少,是知道这名目的书。谁是作者和续作者姑且勿论,单是命意,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:经学家看见《易》,道学家看见淫,才子看见缠绵,革命家看见排满,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……——   

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,“接受美学 ”在德国崛起,并迅速风靡世界。这个流派认为,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只是作者创造的,而是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共同作用的结果,因此作品的意义也不是客观和固定的。

我们所说的文学作品的意义”,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层面:一是作者意义,即作者欲在作品中表达的主观意图;二是文本意义,即作者在实际作品中通过语言词句呈现出来的意义;三是读者意义,即读者通过阅读所领悟到的意义。这三个层面的意义既互相依存,又有差异。

思考之一:我们能不能还原作者的本意?

思考之二:我们有没有必要还原作者的本意?

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指出:文本作者的意图是当代人不可能客观地完全再现的,文本的原义也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。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时间间距是不可能克服的,也是不应当克服的。理解是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,并把它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。

一切阅读都是误读。——〔美〕哈罗德·布鲁姆

文本解读的历史比较

时期

流派或代表人物

方法

中心

中国古代

  

以意逆志

知人论世

作者

中国现代

叶圣陶

遵循思路

潜心会文

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

英美新批评

细读文本

文本

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

接受美学

多元解读

读者

抓住主导倾向

把握教育价值

6、换位思考

毕竟,教师读文本是为教学服务的,所以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必不可少的一步是换位思考: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,他们会怎样解读?他们有哪些不懂的地方?他们会提出什么问题?他们会误读吗?……

尽管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非常深刻和独到,但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。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。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孩子,或牵引着他们向前。好的教学贵在深入浅出,符合儿童的认识水平。

我们走过了“普通读者—教师—学生”的文本解读心路历程——摆脱功利目的, 自由欣赏作品;细读文本, 潜心会文, 既把握文本的主要倾向, 也读出自己的独到感受;充分考虑儿童学习的困难, 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阅读文本。

 

县“领雁工程”培训日记(四) - 朱胜阳 - 静思语

课堂上,我与沈大安老师在交流。

 

 

 

 

县“领雁工程”培训日记(四) - 朱胜阳 - 静思语

 沈大安老师与我们一起交流!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05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