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静思语

(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)

 
 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朱胜阳(颜颜爸爸),小学语文教师,儿童阅读推广人,《中国教师报》“非常教师”,《小学语文教师》“月度人物”,《教师博览》签约作者,绍兴市书香讲师团成员,绍兴市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成员。2009年创办“颜颜爸爸故事会”,走进公园给小朋友们讲绘本故事。2014年9月,在“荔枝FM”上创建“颜颜爸爸故事会”网络电台。

《跨越海峡的生命桥》第2课时听课札记  

2007-12-17 08:32:27|  分类: 课堂拾零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时间:2007年9月28日  地点:嵊州鹿山小学  执教:汤瑛

1、读课题。

2、检查生字词。听写。

A、出示中国地图。师:这里是台湾,这里是大陆。它们之间就是——(生)台湾海峡。好第一个词语就是“台湾海峡”。

B、彼岸;C、骨肉同胞;D、血脉亲情;E、谈何容易

(评:一开课作这样的字词听写不是什么新玩意,但对于巩固学生的字词,却是很有效的手段。可是现在在一些公开课中已经很少见了。都说我们的语文教学要“回归”,看来是应该“回归”一下了。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这一路走下来,丢掉的东西太多太多了,特别是那些好的,有效的方法与手段。由此,我也想到了一个词——继承。但“继承”也好,“回归”也罢,这些新课改大潮中耳熟能详的词,在很大程度上都已沦为一个“口号”罢了——叫得很响,但做呢?“纳于言而敏于行”,老祖宗的话总是不错的。

另外,汤老师在给学生听写这几个词的时候,她是先读一下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,然后再听写这个词语。这样的听写方法,对我来说比较陌生。我们一般给学生听写的时候,总是只报这个词语。相比之下,虽然相差不大,但汤老师的教学智慧由此得到了很好地体现。)

3、学习3、4、5自然段。

师:小钱如果能及时得到骨髓,就能得救,那与此同时,台湾发生了什么事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3、4、5自然段。

师范读。

师:同学们,我们听着听着可能有些地方让我们有点担心,有些地方让我们有些紧张,有些地方让我们有些感动……请你划一划那些让你感动的语句,并在一旁写下理由。

生读,划。

(评:这里汤老师在范读时,我想配点适当的音乐,效果肯定会更理想。毕竟这是市级公开课,必要的噱头还是要一点的。当然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渲染教学氛围,让学生更易感受到那一份紧张、担心与感动!

另外,汤老师这里课文一读好,马上就接下去说“同学们,我们听着听着……”,这么一来,给人感觉特别急,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。其实课如同国画,画面并不需要满满的,那些空的地方同样也是这个画面的一部分。所以,你上课并不需要从头说到尾。像这里,若汤老师范读课文完毕以后能停顿一下,留一点让学生思考的空间,效果应该会更好!)

交流句子1:针头向皮肤刺去,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,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,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。此时此刻,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。但是,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,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止。

师:你能把句子读成一个画面,一个场景吗?自己读读试试。

生:读。(练了一遍)

师: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?

生:回答……

(评:从学生的答案来看,质量并不怎么高。由此,我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:面对学生的回答,我们教师是不是应该对他们的答案作一下适当的引领、提升,通过师生对话来提升答案的质量,而不是轻易地肯定或否定。)

播放地震录像。

师: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怎能不让我们感到担心呢?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——针头向皮肤刺去……

生:读。(读了一遍)

师:还有其他地方吗?

生:在这场灾难中,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,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,目前还不清楚。

师:他的家人生死不明,可是他是怎样做的?这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吗?

生:答。

师:但这位青年还是躺在病床上……你感动吗?——(生:感动!)再来读一读。

生:读——针头向皮肤刺去……

师:皮肤和肌肤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?

生:答。

师:(出示抽骨髓的针头。)同学们就是这样的一个针头从肌肤中脱落了,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?

生:非常痛苦/十分痛苦……

师:担心吗?——(生:担心!)再读——

生:读——针头向皮肤刺去……

(评:在交流这个句子的过程中,汤老师很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:找句子——边读边想画面——感悟交流——看视屏促感悟——再读句子。从过程上看,是让学生进入句子走了一个来回。但实际的教学过程却让人感觉是蜻蜓点水,点到为止。“以读促悟,以悟促读”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,让学生通过观看视屏来感悟,这样的感悟深刻吗?学生除了“哦”、“啊”的感叹外还有什么?如果这里真的要用录像,那么让学生看完录像后是不是还应再加一个环节,如让学生谈谈感受,然后再来读——练读、点名读、赛读、齐读等,我想此时的“读”一定比看完录像马上读要有效得多、层次分明得多!

另外,这里老师问学生感动吗、担心吗等等,学生总顺着老师说感动、担心,担老师让学生在读的时候,这份感觉并不明显。由此可见,学生实际上感悟并不深。我想这里是不是可以换一种问法,如“你有什么感觉”,“你能把这份感觉读出来吗”等等,这样可能会好一些。

同时,在这个过程中,为了让学生感受那一份痛苦,老师有没有必要出示针头,这也值得探讨。)

交流句子2: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,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。

师:在地震的余震中,读——

生: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,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。

师:在青年的家人生死不明的时候,读——

生: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,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。

师:在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时,读——

生: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,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。

4、学习第6小节。

齐读读第6小节。

师:是什么让李博士连续奔波十几个小时?是什么让小青年在地震中仍然静静地躺在病床上?这样做为了什么?

生1:是为了那个小青年。为了让他不失望。

生2:因为骨髓的保质期只有24个小时。

师:为了救小钱。(引出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。)

(评:课上到这里,应该说是接近尾声了。但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来看,似乎一堂课上下来收获并不大,答案说来说去都没有说到点子上,最后还得老师自己点破。由此可见,让学生“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,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”这一教学难点并没有很好地突破。

其实对于学生的回答,无论是自己开课还是听别的老师让课,现在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,那就是学生答非所问,三四个学生回答下来没有一个说到点子上,与我们教师自己预设的答案相距甚远。这到并不是一定要诱着学生往自己设的套子里跳,但回答多少总要有一个方向。因此我不禁在思索:现出这种现状谁之过?是我们老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?是我们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吗?……值得反思。)

5、学习第7小节。

……

将最后一小节改编成诗歌,一句一行,屏幕出示。师朗诵。

……

(评:这样以诗歌的形式出现,我第一次看到是在金明东老师《雨中》这堂课上,那时到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一感觉。但听课多了,见得多了,也就没有当初的那一份新鲜感。同时对这一种教学手段也开始怀疑了:难道一段文字,把它换成以诗歌的形式出现,真的更能令人感动或感悟得更深吗?又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。)

 

总评:吹毛求疵说了这么多,这都是个人听课后的一点不成熟的观点。总得来说,汤老师的这堂课还是相当成功的,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,如她的教学预设、开课、多媒体的应用等等都不错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11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